问题 问答题

请就网络虚拟财产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答题要求: 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解答提示] 虚拟财产是否具各法律保护的价值,是法律规范这一社会关系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应当从经济和法律保护的意义两方面分析。 1、经济方面的价值。虚拟财产这种特殊的电子数据应视为一种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虚拟财产这种电子数据,能给网民带来精神的愉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玩网络游戏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这一点就可以证明虚拟财产是具备使用价值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看,虚拟财产是具备价值的,因为,网络用户用现实货币购买了这种数据,而购买就是一种交换行为,通过购买这一行为就体现出作为商品的价值。 2、法律保护虚拟财产的意义。现今的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然而对现实问题,再完备的法律也无法将现实社会规范的详尽无遗。这样就会造成对网络社会规范的法律空白。通过对虚拟财产这一网络社会问题的法律调整,就可以让法律关注网络,加快网络方面立法的发展,让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另外,通过保护虚拟财产权也可以使公民的新生的这种合理权益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和救济。 目前,当虚拟财产受到佼犯时提供的保护措施很不完善,导致许多网民在白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得不到及时的救济。这样使得公民的合法利益得不到维护,也使得网络社会不健康的发展。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缺少一个快速有效的解决网络纠纷的机构。正因为缺少这样的机构,使得网民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很难寻求有效的救济。对于这个问题,建立网络仲裁机构和网络监管机构,是一个不错的设想。由于网络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距离已不再是人们交流的障碍。这种便利的联系方式,可以引起网络社会关系极其复杂,人数极其庞大。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基于网络产生的各类民商事纠纷也必然越来越多。如果仅靠法院来处理这些纠纷就显得效率太低。因此,必须建立能高效率处理网络纠纷的机构来处理这类案件。而仲裁这种方式就能符合这些要求。 2、缺乏相关的法律。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较为滞后,在现行法律中,只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予以认可,并没有对虚拟则产的合法地位做出明确的规定。相关法律的出台,才是保护虚拟财产的坚实后盾。 3、虚拟财产的交换,转让缺乏规范的环境。交易不规范也是虚拟财产权受到侵害的一个方面。在网络环境下,那些痴迷于游戏的用户为提升游戏人物的娱乐性,不惜重金购买其他玩家的各种装各道具。在这样的交易中,有的支付了现金却得不到约定的装备,有的付出了装备却又收不到对方应付的钱。这些都说明虚拟财产的交易需要一个管理、规范的场所。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荔枝

肖复兴

  (1)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2)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了。

  (3)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如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母亲竞像孩子一样高兴。

  (4)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5)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是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母素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荔枝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跑,才又和我们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相信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6)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小孙子一部分。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7)而令,荔枝依旧年年红。(选自《最阕读》,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体会第(3)段中加粗词语“托”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体会“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一句蕴含的情感,展开合理想像,写出作者最想对母亲说的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段中,面对母亲买回来的沙果,作者“连声说真好吃”、“不住口说真便宜”。对作者这种安慰母亲的“把戏”,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