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公司工业厂房,结构类型为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9000mm×9000mm。在主体结构施工中,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按设计要求全采用电渣压力焊接连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拆除,项目经理根据以往经验,要求1天后拆除梁侧模和楼板底模,3天后拆除框架梁底模,以加快模板的周转。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 )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A.强度

B.厚度

C.体积

D.重量

答案

参考答案:A

综合题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太学三合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合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含、上含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材料二  德国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各个封建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萨克森学制计划》也称为萨克森法令(the Saxon Code),由梅兰克顿执笔、路德修订,是16世纪第一部学校法。《萨克森学制计划》以法律的形式要求萨克森地区实施世俗办学,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涉改革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分析宋代教育与宗教改革后德国教育的异同。(9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