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冯某应向甲公司赔偿因调查乙公司和冯某的侵权行为支付的交通费、电话费

B.冯某应向甲公司赔偿因违反保密条款给甲公司造成的损失

C.如果甲公司的损失难以计算,乙公司应向甲公司赔偿乙公司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冯某不需赔偿

D.甲公司有权解除与冯某的劳动合同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5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的赔偿费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以上规定可知,AB选项中的说法均正确,如果甲公司的损失难以计算,冯某应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向甲公司赔偿乙公司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所以C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根据《劳动法》第25条第(3)项,冯某营私舞弊,给甲公司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因此甲公司有权解除与冯某的劳动合同,所以 D选项中的说法正确。

阅读理解与欣赏

                         德性与学术

周来祥

①德性与学术,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话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话题。“立言先立德”“德文并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国学的优良传统。

②德性的内涵是品德、人格的修养,其最高境界是“至善”;学术的内涵是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其最高追求是至真。理论上二者有区别,现实中道德与学问也常常是不平衡的。司马光曾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胜于才者为君子,才胜于德者为小人,无才无德为愚人。”这种对“圣人”“君子”“小人”“愚人”的界定,或许还可进一步讨论,但司马光所谈的德与才、道德与学问结合的四种不同类型,大概是古今类似而普遍存在的。从价值与意义上说,“德才兼备”和“德胜于才”的人对社会是有益的,而“无德无才”特别是“才能胜过德行”的人对社会总是有害的,而且才能越大,学问愈高而德行愈坏者,对社会之危害则愈大。

③大德性是一种大境界,大学问也是一种大境界。在小德性、小学问中二者可能不协调,甚至是相悖的,但在大德性、大学问这种大境界中,二者却必然是和谐的、一致的。德性制约着学问,没有大德性难于作出大学问;学问也升华着德性,没有大学问也难于达到大德性。要想做出大学问,必须立大德性。站在泰山之巅可以“一览众山小”;有大德性、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才能有无私的大爱,才能纳百川而汇大海,才能聚群峰而成高山,才能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能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才能独创出新思想、新体系、新学问、新智慧,才能成为大师,走向新的人文之巅。

(《光明日报》2010年2月18日,略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中第②段的内容填空:司马光所说的四类人中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是      

小题2:本文作者所主张的观点是什么?作者认为德行与学术之间的具体关系式什么?

观点是:                           

关系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