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产业,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一表与图的经济信息。(6分)
材料二 浙江省政府、金融系统劲推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国庆前夕,浙报传媒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全国首家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和浙江省首家国有文化上市企业。民营企业是浙江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其中“中国影视第一股”华谊兄弟公司、“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中国旅游文化演艺第一股”宋城集团相继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浙江在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再一次走在全国前面。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浙江上述文化发展态势给我们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12)分
材料三 浙江某海岛县加大财政对图书馆、电影院、社区健身活动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海岛传统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开展送戏上岛等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组织“美丽海岛我的家”志愿者文明劝导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该县是怎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12分)
(1) “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并带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但是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差距巨大。(每要点2分,共6分,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2)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需要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主导作用,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促进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相互竞争、共同发展。(3分)推进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3分)培育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文化资源配置。(3分)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3)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该海岛县加大财政对图书馆等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物质保障。(3分)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该县大力发展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该县利用海岛传统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3分)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建设和谐文化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
题目分析:本题是图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在提取材料一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二要看清图例,三要看清对比内容;四要看清小注,这一点尤其重要,不少考生忽略了小注,以致无法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回答第(2)问,首先要认真阅读第二则材料,领略材料的主旨。和审准题型是启示类问题。这类题型是回答怎么办。审准知识点是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怎样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可从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主导作用,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促进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相互竞争、共同发展。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回答第(3)问,一要锁定运用知识的范围;二要判断题型是怎么做。怎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是图表题。描述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说明的经济问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先看再比后升华。”看强调看全信息,包括表头、表格、小注,比是比较。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就本题来看比较。后升华强调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