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6.8 g固体KHSO4与3.9 g固体Na2O2中阴离子数目相同

B.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说明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可表示为18Cl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KHSO4=K++HSO4-。n(KHSO4)="0.05" mol.所以n(HSO4-)="0.05" mol; Na2O2=2Na++O22-.n(Na2O2)=" 0.05" mol,所以所以n(O22-)="0.05" mol;因此阴离子数目相同。正确。B.常温下铁不溶于浓硫酸,是因为Fe在常温下在浓硫酸中会被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的继续减小,而铜不溶于浓硫酸是因为没有达到铜与浓硫酸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原因不同。错误。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含有离子键、减小共价键。错误。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可表示为Cl.错误.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时间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型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  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年代中国英国西班牙
15801:5.51:11.71:12.12
16351:lOl:13l:13.13
1637l:13l:13.51:13.13—15.45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三 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但关于欧元前景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有些专家称“欧元为政治货币”,预言欧元生存期不会超过十年。这显然过于悲观,低估了欧洲政治家的决心和能力。但欧元十周年后不久,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元的潜在风险。《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界定了欧元的基本属性,但《马约》阐述的欧元四大承诺全部被打破:政府债务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翻倍了;预算赤字没有得到控制;救援禁令同样遭到破坏;欧洲央行不再独立,却因为大量收购贬值的政府债券而危及信誉。

——黄益平《欧元危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说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元的影响。(5分)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