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
回答:
(1)材料中“战时”、“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举出两例“同盟”建立后的共同行动并简要说明“同盟”建立后的作用?(6分)
(3)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同盟分裂”的话,请举出两例史实。(4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1945年美苏攻克柏林的易北河会师。
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的对抗,古巴导弹危机时的美苏对抗;美苏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
题目分析:(1)材料中“战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同敌人”是指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二战时期“同盟”建立后的共同行动的事例包括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1945年美苏攻克柏林的易北河会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的作用: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同盟分裂”的话,其史实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的对抗,古巴导弹危机时的美苏对抗;美苏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
点评:关于二战,学生还要知道,1939年9月1日,按照“白色方案”,德军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22日,按照预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国闪击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天下无敌”的神话。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斯大林格勒是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冷战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北约组织的建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