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

回答:

(1)材料中“战时”、“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举出两例“同盟”建立后的共同行动并简要说明“同盟”建立后的作用?(6分)

(3)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同盟分裂”的话,请举出两例史实。(4分)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1945年美苏攻克柏林的易北河会师。

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的对抗,古巴导弹危机时的美苏对抗;美苏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

题目分析:(1)材料中“战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同敌人”是指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二战时期“同盟”建立后的共同行动的事例包括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1945年美苏攻克柏林的易北河会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的作用: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同盟分裂”的话,其史实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的对抗,古巴导弹危机时的美苏对抗;美苏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

点评:关于二战,学生还要知道,1939年9月1日,按照“白色方案”,德军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22日,按照预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国闪击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天下无敌”的神话。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斯大林格勒是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冷战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北约组织的建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选择题
问答题

广丰公司计划进行一项投资活动,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以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1)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始投资230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1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银行借款,年利率为8%,利息按年支付,项目结束时一次还本。该项目运营期10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70万元,每年经营成本60万元。
(2)乙方案:固定资产原始投资15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5万元。全部固定资产原始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2年,运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从投产年份起分5年平均摊销,无形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于建设期期末投入,项目结束收回。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70万元,年经营成本80万元。
(3)该企业按直线法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报率为10%。
要求:
(1)计算甲方案建设期资本化利息、运营期每年支付的利息和投资总额;
(2)计算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值、项目计算期、运营期每年折旧、营运成本、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和终结点回收额;
(3)计算乙方案的原始投资、项目计算期、运营期每年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和终结点回收额;
(4)计算甲,乙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5)计算甲、乙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并评价它们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
(6)计算甲、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并进行决策;
(7)根据最短计算期法对方案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