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面对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B.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C.区域发展的内部差异逐渐扩大,区域的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答案

答案:C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9年6月17日,受雇于某空调公司安装部门的王某在给客户安装空调的路途中被一车辆撞伤。王某撞伤后自费看病支付医疗费上万元。王某多次找到该车辆所有人孙某索赔,无果。无奈之下王某于2010年2月18日将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误工费、医疗费共计12.5万元。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指定了15日的举证期限,在此期间王某向法院提供了医疗单等证据。一审开庭时,王某又向法院提供了交通费用的发票,法官直接采纳了该证据。经双方同意,法庭主持该案调解。在调解中,被告承认自己驾车失误;原告也承认,自己未尽到注意安全的义务,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调解协议。2010年4月9日,法院依据双方在调解中陈述的事实和情况,认定被告承担主要责任,原告承担次要责任;并根据相关证据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误工费、医院费共计8万元。王某当即表示将提起上诉。2007年4月21日王某因病去世,王某之子小王于2007年5月28日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提出相关证明材料,要求法院确认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顺延上诉期限,法院受理了小王的上诉并同意顺延上诉期限。2007年8月1日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原审原告提供的医疗费用证据中数额不实,依据新的事实证据,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误工费、医疗费5万元。

请指出一审法院在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小王的上诉是否成立?为什么?

请评价二审法院的判决,并说明理由。

如王某就自己的医疗费索赔可以向谁主张?为什么?

单项选择题

(三)甲公司拥有一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A主要销往国外。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销往国外的产品采用美元结算。甲公司2009年末对该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相关资料如下:
(1) 该生产线原值为5000万元,累计折旧1000万元,2009年末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5年。假定该生产线存在活跃市场,其公允价值为3400万元,直接归属于该生产线的处置费用为150万元。该公司在计算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可收回金额时,考虑了与该生产线有关的货币时间价值和特定风险因素后,确定6%为该资产的最低必要报酬率,并将其作为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
(2) 甲公司经批准的财务预算中,关于2010年、2011年该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A销售现金收入分别为500万美元、300万美元,购买生产产品A的材料支付的现金分别为100万美元、150万美元,支付的设备维修支出分别为现金5万美元、20万美元,2011年该生产线处置所收到净现金流量为2万美元。假定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于年末,收入、支出均不含增值税。相关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1年 2年
%6的复利现值系数 0.9434 0.8900
(3) 2009年12月31日的汇率为1美元=6.85元人民币。甲公司预测以后各年末的美元汇率如下:第1年末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第2年末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

2009生产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

A.390.05万元

B.423万元

C.642.66万元

D.673.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