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答案:
解析:答卷一及其评析 【答卷】关于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X X印刷厂一案,根据调查研究现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1)目前,以企业自身出资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建立印刷厂的噪声处理设施,应将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坚决杜绝夜间作业,如有违反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 (2)基本维持市环保局的处理决定:印刷厂对H脑溢血病发负有部分责任,虽然印刷厂已有所整改,但已造成H病发致残,应赔偿经济损失。 (3)设立居民可以直接反映噪声污染情况的热线电话,由市人大、市环保局联合组成监察小组,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环保问题。 (4)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郊区建立一座高技术含量、高环保标准的新印刷厂,将市区内的印刷厂搬出。建议省政府制定禁止在市区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的规定。 (5)市环保局组织“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学习班,对各大企业领导进行轮训。 【评析】该考生着重从政府角度去提出解决方案,可谓十分明智。这五条意见,由近及远,步步深化,条理清楚,便于逐一有序地落实,体现了“标本兼治”的原则。并且,对印刷厂应负的责任,陈述明确,尺度把握得较准。因此,这份答卷可以说是一份完美的答卷。 答卷二及其评析 【答卷】针对本案可能引发的多方面问题,在反复调查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现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首先,由政府出面对该地区进行综合治理。由环保局对该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测量和治理,勒令X X印刷公司限期整改,如整改成本高于搬迁成本,则准其搬迁。在勘测过程中,发现其他有污染问题的单位,应让其整改。该地区为居民区,不应允许有污染的企业或设施在此建设,以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X X印刷公司应对居民H进行赔偿;在综合治理中,若发现其他污染源与此相关,也应追究其赔偿责任。若有其他居民也出现此类问题,也应作出相应处理。居民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 第三,在综合治理期间,一方面要做好居民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对有污染的企业进行治理改造,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综合考虑,妥善安排。 【评析】该答卷提出的对策较具体,可操作性也较强,但层次性稍差,评定成绩应为中等。 答卷三及其评析 【答卷】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如下: (1)X X印刷公司与居民H在法院的努力下尽量使双方达成民事调解。虽然居民H突发脑溢血与印刷厂的噪音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也是致病的诱因之一。环保局的裁定基本上是合理的,至于具体赔偿金额,双方可以在21500元的基础上协商下调,使双方尽量满意。假若由法院直接判决,无论什么结果,双方均不会满意或一方不能满意,会影响判决执行效果,同时对全市其他类似的案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 (2)印刷厂应尽快建起隔音墙,并按环保部门规定的时间进行生产,尽量减少噪音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以取得附近居民的谅解。 (3)由于印刷公司生产车间所在地已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繁华地区,地价升值比较快,因此,从长远和经济效益上考虑,有关部门应着手计划该公司向郊区搬迁的问题。 【评析】该答卷不合格,犯了众多考生易犯的错误。该答卷仅针对材料中的具体事件提出了解决措施,而没有就同类问题提出普遍适用的对策,这说明,作者并没有真正抓住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考生在提出对策时,应注意点面结合,既要针对材料中的具体事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也要针对材料反映的同类现象提出一般性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