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将召开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博览会,中国人的百年世博梦实现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中国上海商人徐荣村得知后,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由此破题。但当时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英国展出的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参展商品有何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存在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条件有哪些?(6分)

材料二  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因此对于巴拿马世博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次世博会上,中国展品所获奖牌计1211枚,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届博览会也成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届博览会。中国获奖产品主要分布在传统手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如茅台酒、张裕葡萄酒等产品获得金奖。近代工业产品,则少有奖项。

(3)在这届世界博览会上,中国的获奖情况如何?依据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10分)

材料三

上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本次世博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中国馆展出四大发明及长征系列火箭等,被评为“五星级展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为何把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该“发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5)纵观历届世博会的展品,既有传统的优秀产品,又有最新的科技成果。你认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哪一个起的作用更大?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材料四 早在1893年,郑观应就第一次将强国富民的世博梦,寄予给了上海。郑观应认为: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

——摘自《百年演绎: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嬗变》

(6)郑观应在19世纪90年代就将中国的世博梦寄予上海。请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郑观应这一寄予如今变成现实的原因。(4分)

答案

(1)不同:中国为传统的手工业产品;而英国为新兴的工业产品。(2分)

原因:中国: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传统手工业仍居世界先进水平。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得到发展。(4分)

(2)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2分) 经济上:工业革命促使其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思想上: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2分)

(3)获奖很多,但限于农产品和传统工业产品。(4分)原因:中华民国政府注重发展实业。民族工业有较快的发展,但是以轻工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中国的经济仍然以农耕经济为主。一战爆发,列强忙于战事。(每点两分2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可得分。)

(4)理由:为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2分)

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美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统一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6分)

(5)观点一:传统的优秀产品作用大。理由: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前人的创造。例如,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的指南针才有了新航路的开辟,正是因为有了火药的发明,才有了今天的运载

火箭,正是在这些传统优秀产品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6分)

观点二:最新的科技成果作用大。理由:人类历史总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前进。例如,

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的广泛应用则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些最新的

科技成果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6分)

观点三:二者作用都很大。理由:综合前两种观点的理由即可。(6分)

(注:观点明确2分,理论解释1分,列举史实2分,条理清晰1分)

(6)近代上海的近代企业发展较早快,自然经济较早解体。(2分)  现代上海成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2分)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