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1年来头晕、乏力,半月来加重伴心悸、纳差、恶心,血压增高为165/105mmHg,化验尿蛋白(++),沉渣RBC4~8个/HP,血Hb80g/L,血肌酐610μ×mol/L,BUN25mmol/L。
该患者最不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镁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磷血症
参考答案:A
解析:[解释] 这又是一道考察内科学课本上图表的题目。参见第7版第549页。段设肾功能正常时肾小球滤过率(GFR)为100%,按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分期如下。①肾贮备能力下降期:GFR减少至正常的约50%~80%(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来代表GFR),血肌酐正常,患者无症状;②氮质血症期:约相当于KIDOQI的第3期,是肾衰的早期,GFR约减少至正常的25%~50N%,出现氮质血症,血肌酐高于正常,但707μmol/L,肾衰的临床表现和血生化异常已十分显著。①钠、水平衡失调:肾衰时常有轻度钠水潴留,如果摄入过量的钠和水,易引起体液过多,而发生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水肿时常有低钠血症,是由于摄入水过多(稀释性低钠血症)所致,透析患者也常有轻度低钠血症。肾衰很少发生高钠血症。补液使血容量恢复正常,肾功能会恢复至以前水平,尿毒症症状消失(可逆性尿毒症)。②钾的平衡失调,高钾血症主要见于:a.应用抑制肾排钾的药物:如螺内酯、氨苯蝶啶、ACE1等;b_摄入钾增加(包括含钾的药物)或输库存血;e.代谢性酸中毒。肾衰时低钾血症状罕见,主要见于肾小管间质疾病患者。③代谢性酸中毒:肾衰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肾小管分泌氢离子的功能缺陷和肾小管制造[*]的能力差,因而造成血阴离子间隙增加,血[*]浓度下降。④磷和钙的平衡:当“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排磷随之减少;血磷浓度逐渐升高。血磷浓度高会与血钙结合成磷酸钙沉积于组织,令血钙降低;此外,血磷浓度高会抑制近曲小管产生骨化三醇,使肾衰时产生骨化三醇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骨化三醇是维持血钙正常的主要因素,其不足会令血钙浓度降低,低钙是使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增加的主要因素。故血PTH浓度升高。令肾小管对磷重吸收减少,于是尿磷排出增加,而降低血磷浓度。由于有此种调节机制,故在肾衰的早期,血磷仍能维持正常范围,但PTH已升高。⑤高镁血症:当GFR<20ml/min时:由于肾排镁减少,常有轻度高镁血症,患者常无任何症状。然而,仍不宜使用含镁的药物,如含镁的抗酸药、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