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综合利用海水可以制备食盐、纯碱、金属镁等物质,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编号)。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X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Na+   

(4)粗盐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制得纯净的NaCl晶体,操作如下:

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③  ;④加适量盐酸;⑤    。(请补全缺少的实验步骤)

(5)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含NaCl应选用的试剂是        

答案

(1)⑤ (2分) 

(2)Mg (OH)2+2H+ = Mg2+ + H2O (2分)

(3)NH4+(2分)

(4)过滤 (2分) 、蒸发结晶(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2分)   

(5)稀硝酸、AgNO3溶液(2分)

题目分析:(1)反应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③属于化合反应,④属于分解反应,⑤为氧化还原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Mg (OH)2不溶于水写成化学式,Mg (OH)2+2H+ = Mg2+ + H2O;(3)该反应为氨水、二氧化碳、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X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NH4+和Na+;(4)加入盐酸前生成的沉淀能溶解于盐酸,故应过滤除去沉淀后再加盐酸,然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5)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单项选择题

说到光伏发电,人们往往会想到的是那些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年轻的朋友们也许会联想到美国电影《变形金刚》中那些具有“超能力”的“汽车人”所配备的能量块。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伏效应就是太阳光射在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使其能量达到最佳转换的效果。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业内称之为光伏产业。光伏效应的重要条件就是离不开太阳能资源,而太阳能资源则具有永不枯竭的优势。光伏发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光伏发电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发展较快。自1969年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发电的比例在欧美国家逐渐提高,太阳能光伏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并网发电和独立式发电应用系统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很多大中型城市、甚至一些偏远地区,太阳能路灯的使用已经很普及,还有住宅区的照明、机场照明、医院照明、公交站牌指示灯等,都可以不依赖城市电网供电,只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光能直接转换成了电能,多余的电量被储存在蓄电池里,待需要时再释放出来。在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来临时,光伏发电的独特优势更是显现无遗。由于各个组成部分相对密闭,且在生产时大都进行了抗强风、暴雨、地震、雪压等极端恶劣天气的试验,在面对灾害时,光伏独立发电产品往往能够平安度过。当传统电力系统无法供电时,这些太阳能发电设备却可以迅速恢复供电,成为救命的能源。实践证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非常适合在偏远山区或牧区应用。其既可以为农牧民提供家庭用电,又可以驱动水泵灌溉农田。这些地方光照强、遮挡少、太阳能资源丰富,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中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太阳能资源大国,具备了广泛应用光伏发电技术的地理条件。我国的光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1平方公里可安装100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1.5亿度。我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如果开发利用1% 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2003年全国一年的用电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能源。值得欣慰的是,为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近年内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已公布实施,2013年更是加快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的步伐。体现了国家政策对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的扶持和鼓励。 (取材于2013年《科技生活》陈雷博的文章)链接材料: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列为本文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来居上的光伏发电

B.光伏发电纵横谈

C.光伏发电与太阳能

D.光伏发电在中国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