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名著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小题。(1+3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侯,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小题1:这段文字节选于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我们生活在今天幸福的年代,可以从主人公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小题2:简述《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三起三落。(5分)

答案

小题1:示例: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或保尔),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题1:第一次,祥子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再去车厂赁车了。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有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在阅读名著时,除了要阅读一些精彩的情节,还要对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进行识记,对于主人公身上的精神,我们从他对生命的态度来谈启示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阅读文学名著时,除了要识记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之外,还要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加以记忆,比如“祥子三次买车”就是这部小说的重点情节。

材料题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令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明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 * * 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