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运输公司决定为新的售票机开发车票销售的控制软件。图3-1给出了售票机的面板示意图以及相关的控制部件。售票机相关部件的作用如下所述:
(1)目的地键盘用来输入行程目的地的代码(例如,200表示总站)。
(2)乘客可以通过车票键盘选择车票种类(单程票、多次往返票和座席种类)。
(3)继续/取消键盘上的取消按钮用于取消购票过程,继续按钮允许乘客连续购买多张票。
(4)显示屏显示所有的系统输出和用户提示信息。
(5)插卡口接受MCard(现金卡),硬币口和纸币槽接受现金。
(6)打印机用于输出车票。
假设乘客总是支付恰好需要的金额而无需找零,售票机的维护工作(取回现金、放入空白车票等)由服务技术人员完成。
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使用UML进行建模。系统的顶层用例图和类图分别如图3-2和图3-3所示。
【问题1】(5分) 根据说明中的描述,给出图3-2中A1和A2所对应的参与者,U1所对应的用例,以及(1)、(2)处所对应的关系。
参考答案:
A1:乘客 A2:服务技术人员 U1:支付金额 (1)《include》 (2)《include》
解析:
本问题考查用例图。用例图用于确定系统边界,识别与系统交互的参与者,通过判断参与者发起的用例,建立和参与者之间的关联,然后再确认用例之间的关系。 本题中对售票机的描述为"乘客可以通过车票键盘选择车票种类(单程票、多次往返票和座席种类);售票机的维护工作(取回现金、放入空白车票等)由服务技术人员完成"。由此可知,图3-1中A1为乘客,A2为服务技术人员。对购票用例,要选择目的地和车票类型、通过插卡口进行支付才可完成购票。因此U2为支付。在考查用例之间的关系时,购票过程可以取消,也允许乘客连续购买多张票,因此,购票时可以包含多次选择目的地和车票类型、支付,即购票用例包含(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