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有赖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实现持续20多年的快速发展,近13亿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这个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完善,一些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伟大的奋斗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我们的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应当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成、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已经出现并将进一步发展。因此,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全体人民凝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 思想、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加强团结,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文化的力量》,《求是》2004年第2期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1)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和认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根植于当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 * * 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中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 * * 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2)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旗帜,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竞争中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而且在全世界人民中间都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3)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经济、科技和军事落后,就要受辱挨打,但只要民族精神、文化旗帜不倒,她就有重新复兴甚至重新崛起的希望,一旦失去文化认同和精神支柱,这个民族就会真的陷入万劫难复之中。(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冬日的阳光

伊北

①北方的冬天是泾渭分明的。这泾渭分明里有点敢爱敢恨的意思,是清晰明括的痛,是大刀阔斧的冷,用凛冽一词形容绝不为过。北方的冬天总会给人措手不及的突袭感,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漫天的树叶飘落。早晨走到大街上,人们也毅然放弃秋天的时尚,套上臃肿的冬衣。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把手举到嘴边,去寻找一口白气散发出来的微热,年纪稍大的人,则把头脸包得严严实实,正式进入了与冬的搏斗状态。

②北方的冬天干、冷,空气仿佛也被凝结了,这反而让它显得透明,呈现出一种冻白的表象,这空气凝结成风,也是一大片一大片吹过来,肆虐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好似从天而降的玻璃片那么有杀伤力,吹到脸上,是刮拉拉地响。

③北方的冬天让城市失去了色彩,那摇落了满身华衣的道旁树,瑟缩地露出黑冷的形象,休克似的静静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即便是偶尔有些不落叶的植物,也多半被灰尘蒙住了原有的光彩,显示出一种苍老的绿,那是它抵御冬的外衣。明蓝色的天空下,这城市多半是灰黑一片,色彩的单一使得人们似乎冻住了,城市逐渐放缓了步调,那早前烦扰的车水马龙也少了许多吵嚷的喧嚣,原本的热闹变成了起不了多大作用的热身运动,转瞬即逝,变成更巨大的冷意。于是,人们多半无心在户外徘徊,见了暖气房就往里面钻的。

④北方的冬天唯一让人感念的就是那明黄的阳光。也可能是因为这冷气的过滤,那阳光格外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触,是渴望身处其中的愉悦。冬日的阳光不似夏日的阳光那样张狂、那样横冲直撞。它只是悄悄的,猫一样的,一点一点爬上这个城市大大小小的墙,阴暗在减少,光明一点点为这个城市披上盛装。这冬日的阳光有点温文尔雅的气质,是抚慰我们心灵的手掌。许多人隔着玻璃坐在阳光下,仿佛饥渴太久的植物,尽情吮吸着冬天难得的养分,静静地享受它带给人间的浅白、鹅黄。冬日的阳光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停留,它从不转瞬即逝慌慌忙忙,在冬的压迫下,它学会机巧地躲藏,这躲藏使它有点细水长流的气质,香薰一般缓缓释放。它悄悄的负载在每一个可供它休息的地方,温暖的空气里,晒过的被子上,冬日的阳光带着烘糊的芬芳,给身处严寒中的人们带来祈盼和希望。

⑤偶尔出外走走,掬一段冬日的阳光,那细细的粒子悄悄地温暖着我们的皮肤。它仿佛一朵敏锐的含羞草,树影或云朵一碰,它就迅速地退却。我们走在冬日的阳光里,自己也仿佛是一尾鱼,哪里有光我们便往那里游,在这个城市里晃荡。若是心情舒畅,我会独自坐在家中,有意无意地翻几页闲书,品几口香茶,累了,便合上书页,静静地遐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品味着诗的悠长,我微微睁开眼,却看见那冬日的阳光,正在缓缓地移出朝南的门窗。

(选自《散文》2009年第2期)

14.文章标题为“冬日的阳光”,开头却花了大量笔墨写北方冬天的干、冷天气。请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及表达效果。(6分)

⑴是抚慰我们心灵的手掌

答:

⑵自己也仿佛是一尾鱼

答:

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答:

16.在作者笔下,北方冬日的阳光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4分)

答:

17.第④段写冬日的阳光,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答: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