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合同中规定:

(1)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施工单位安装;

(2)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按18元/工日补偿,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设备闲置,按下表中所列标准补偿;

(3)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其价款按建标[2003]206号文件的规定以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间接费费率为10%,利润率为5%,税率为3.41%。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土方工程填筑时,发现取土区的土壤含水量过大,必须经过晾晒后才能填筑,增加费用30 000元,工期延误10天。

事件2:基坑开挖深度为3 m,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的放坡系数为0.3(已经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为避免坑壁塌方,开挖时加大了放坡系数,使土方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超支10 000元,工期延误3天。

事件3:施工单位在主体钢结构吊装安装阶段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缺少相应的预埋件,经查实是由于土建施工图纸遗漏该预埋件的错误所致。返工处理后,增加费用20000元,工期延误8天。

事件4: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按计划时间到场,施工受到影响,施工单位一台大型起重机、两台自卸汽车(载重5t、8t各一台)闲置5天,工人窝工86工日,工期延误 5天。

事件5:某分项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使用功能的调整,须进行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后,经确认直接工程费增加18 000元,措施费增加2 000元。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造价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

工程师应批准该工程延期()天是合理的。

A.13

B.21

C.23

D.26

答案

参考答案:A

问答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一:

注:①2014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进口0.5万亿元。

表:2014年浙江省出口贸易的市场分布

注:①2014年俄罗斯卢布贬值近40%

材料二:面对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国际需求总体偏弱,各国产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浙江省的外贸企业在实现内部结构性调整的同时,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稳步发展传统市场,加快开拓新兴市场,依托品牌影响和科技支撑,以加工制造升级设计服务为落脚点,以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为推动力,加快从“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变,为浙江经济发展起到了出口的支撑作用。在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材料三:浙江省政府坚持简政放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在实施“外贸通关一体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等具体措施时,既注重决策的科学民主,又加强对执行环节的监督,不仅大大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而且行政效率与水平,得到企业认可。

材料四:产业发展的逆生态化是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015年春,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雾霾调查纪录片在各大视频网站热播。著名媒体人柴静以“患儿母亲”身份,陈述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因部分内容涉及国有石油企业、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以及部分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行性等原因,该片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一时间,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也受到审视和质疑,甚至对于一些质疑的反质疑也陆续出现在各大媒体。

某环境系学生:作为学了七年环保的人,只知道出门带口罩的方法。柴静勇敢的作为就像一阵号角,号召你要醒过来。

中石化某高层:柴静一知半解,属于“外行看热闹”;雾霾责任在烧煤,在公民,在政府……

某著名财经人:少罗嗦,赶紧多买一点环保题材股票。

环球时报官方微博:该片更像环保部门对各种无奈的一次集体控诉,而柴静只是一个记录者。如果纠结于她本人,恐怕没有真正看懂。

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