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建筑工人用简单机械装置将工件从地面提升并运送到楼顶。如图所示,设当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工人甲拉紧绳索不动;乙通过一水平轻绳将工件缓慢向左拉到楼顶(乙向左最远运动至甲处,两绳端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在工件向左移动过程中 (   )

A.甲的拉力不断减小

B.楼顶对甲的支持力不断增大

C.楼顶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对乙的摩擦力

D.乙的拉力不断增大

答案

CD

题目分析:以乙的绳子与物体的绳子的节点为研究对象,受到三个绳子的拉力作用,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的重力不变,,在运动过程中θ增大,F1增大,F2也增大,所以甲的拉力增大,乙的拉力也增大,A错;D对;在以甲为研究对象,绳子向上的分力增大,受到的支持力减小,B错;楼顶对甲的摩擦力等于绳子向右的分力,乙的摩擦力等于F1,等于F2向右的分力,由F2等于甲的绳子的拉力,F2水平向右的分力小于甲的绳子向右的分力可知C对;

点评:本题属于连接体问题,涉及物体较多,注意绳子间拉力的关系,要分别隔离各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难度较大

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故。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引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为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就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

“……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据钱穆所说,在政治制度上,宋之于唐基本没有变动,有变动的也是迫于时代。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材料二的观点。(4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5)材料三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 (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