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图(a)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直尺、带铁夹的重物.为完成本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4~6V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

(2)在实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周期T=0.02S,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m=2kg,如图(b)所示为某同学实验后选出的一条理想的纸带,O点是打出的第一个点,A、B、C是在纸带上取出的三个计数点,AB、BC间各有一个点未画出.经测得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12.9cm,S2=20.5cm,S3=28.9cm,g=10m/s2,完成以下问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纸带的______端与重锤连接(填左或右).

②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m/s.

③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EK=______J.

答案

(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可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低压交流电源.

(2))①从纸带上可以看出0点为打出来的第一个点,速度为0,重物自由下落,初速度为0,所以应该先打出0点,而与重物相连的纸带在下端,应该先打点.所以纸带的左端应与重物相连.

②AB、BC间各有一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2T=0.04s;

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

vB=

xAC
2T
=
s3-s1
2T
=
(28.9-12.9)×10-2m
2×0.04s
=2.0m/s

③重力势能减小量:

△Ep=mgh=2×9.8×0.206 J=4.1J;

动能的增加量为:

Ek=

1
2
mv2=
1
2
×2×22J=4.0J

故答案为:(1)交流;(2)①左,②2.0,③4.1,4.0.

材料题

材料解析题

赤壁破曹成鼎足。刘备成都建汉业,曹丕洛阳建魏都。孙权建业称大帝,三国最长是东吴。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