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间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而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产生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举一例)。(6分)
(3)近代以来,工业(或科技)革命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工业(或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迎浪”而上,而中国却在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姗姗来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迟到”的原因(任选其中两次作答即可)。(6分)
(1)影响: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4分)
(2)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3分)
例: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3分,各举一例)
(3)第一次:清朝后期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文化专制”政策,排斥一切外来事物,使工业革命难以在中国发展。
第二次:根本上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列强侵华不断升级,清政府战败赔款,民族工业虽产生,但缺乏资金及制度保障,在三座大山压制下发展程度不高。
第三次:从国内来看,1945年至1949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至1978年,因为“左”倾错误,自我封闭,限制中外交流。从国际上看是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包围封锁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任选两次作答,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