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浙江某学校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校附近某地为探究对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思路:

信息材料:

①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及土地利用图。

② 土地适宜类评价因素极限指标(部分)

 坡度表土层或土层厚度(cm)
宜耕土地类<25°>10(表土)
宜园土地类<35°>50(土层)
宜林土地类<70°>30(土层)
③ 宜耕土地类评价因素分级指标及评级指数(部分)

耕地评级海拔(m)坡度表土厚度(cm)有机质(%)
一级耕地<300<60>16>2.5
二级耕地300~60060~15016~132.5~1.O
三级耕地600  900150~25013~10<1.O
(1)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归纳图中甲河的水文特征。

(2)若要对乙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加以规划,需要测量乙地的地形坡度,在图中①、②、③三条测量线中,应选择哪条线进行? 假如探究小组对乙区域相关要素进行测量,获得下表中结果,请分析说明乙区域宜规划成何种农业用地比较合适?

平均海拔(m)平均坡度表土厚度(cm)土层厚度(cm)有机质(%)
16525.68.5580.4

答案

(1)流量较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流落差大,流速较快(水力资源丰富)等

(2)②线

测量结果显示坡度超过25°、表土厚度不到1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不宜作为耕作用地 ,可作为果林用地(与原果林连片发展)。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