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4 分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
苯甲酸*122无色片状晶体2491.2659
苯甲酸乙酯150无色澄清液体212.61.05
乙醇46无色澄清液体78.30.7893
环己烷84无色澄清液体80.80.7318
已知: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0g苯甲酸,10 mL 95%的乙醇(过量),8mL 环己烷以及3  mL 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右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 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一段时间,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2.3m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100 mL    D.250 mL

(2)步骤①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3)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                

(4)步骤③加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5)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          

(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               。

答案

(15分,(6)3分,其余2分)(1)B

(2)防止爆沸  冷却后补加

(3)使平衡不断地向正向移动

(4)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受热至100°C时升华

(5)检查是否漏水

(6)49.1%

题目分析:(1)烧瓶所能盛放溶液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2/3,现在加入液体的体积大约是21mL,所以选取烧瓶的体积是50mL,答案选B;

(2)步骤①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爆沸;若忘加沸石,则应等烧瓶冷却后再补加,以免发生危险;

(3)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使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一直正向移动;

(4)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苯甲酸乙酯中的苯甲酸,若加入的碳酸钠不足,则产品中存在苯甲酸,而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则蒸馏时会出现白烟现象;

(5)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6)理论上4.0g苯甲酸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苯甲酸乙酯的质量是4.92g,实际得苯甲酸乙酯的质量是2.3mL×1.05g/mL=2.415g,所以本实验的产率为2.415g/4.92g×100%=49.1%.

论述题

材料一 2013 年,以“xx宝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 ,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 ,活期存款利率为0.35% 。 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帐,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

某银行业从业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 xx宝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

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

材料二2013年8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研究小组 ”成立,并赴上海、杭州等地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与诉求,未来可能在国家明确互联网金融组织和业务法律地位、监管体制等问题上提供决策建议。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 ”、“审视和质疑 ”并存的原因。 (4 分)

(2)如果你家在银行有 10万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了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此时将这笔钱“搬 ”入“xx宝 ”吗?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 (假设材料一中的数据保持不变)(6 分)

(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8 分)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