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甲2003年在部队服役时因公负伤,被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后经部队评定为三等甲级残疾。2005年,甲从部队复员时领取了《革命伤残军人证》。2006年9月,甲到个体户乙开办的采石场工作,双方仅口头约定乙在每月月初支付甲800元。2008年10月,甲在操作破碎机时突然摔倒,不省人事,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甲摔倒系旧伤慢性骨髓炎复发所致,需停工静养3个月。甲在医院住院治疗15天,自行支付了此期间的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后甲乙双方发生纠纷。另查明:乙从未缴纳过工伤保险费,其采石场的所有人员都未参加工伤保险。采石场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当地2008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当地2008年度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支出为500元。

如果甲被认定可以享受停工留薪待遇,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计算方法,其可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总额为()元。

A.1500

B.2400

C.2700

D.4500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伤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甲原来的工资为每月800元,医院确认其需要静养3个月,因此,其可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总额为2400元。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问答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①在常温下能反应

②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③在加热条件下不能反应

[查阅资料]

含有Cu2+的水溶液通常显蓝色

[实验与事实]

操作①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操作②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操作③停止加热,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呈蓝色.

[分析与思考]

(1)甲同学认为,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2)乙同学认为,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2,所以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只是SO2和CuSO4

(3)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中,“蘸有浓碱液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4)操作③中,从安全角度考虑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将水倒入残液中,其理由是______.

(5)在[分析与思考](2)中对产物只是SO2和CuSO4的判断是否准确_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

[拓展与应用]

稀硫酸

O2加热

浓硫酸加热

(6)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用铜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①Cu

浓硫酸
加热
CuSO4;               ②Cu
O2
加热
CuO
浓硫酸
CuSO4

经过对两种方案的讨论、对比,同学们认为方案②具有的优点有______(填序号),所以工业上制备硫酸铜不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铜反应.

A、提高铜的利用率          B、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C、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D、不用浓硫酸,安全性好.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