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风速仪,图甲是它的原理示意图。定值电阻R0=15Ω,Rl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风压板是一块长方形的轻质塑料板,它的面积为0.4m2.

风级名称风速(m/s)风压(pa
0无风0~0.20~0.025
1软风0.3~1.50.056~0.14
2轻风1.6~3.30.16~6.8
3微风3.4~5.47~18
4和风5.5~7.919~39
5劲风8.0~10.740~72
6强风10.8~13.873~119
 

(1)正常使用时,如果风力的增大则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将如何变化                  .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0.15A,风压板上所受到的压力是多少?此时的风力为几级?

(3)你认为此风速仪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变大            (1分)

(2)R===40Ω                    (1分)

R1= R-R0=40Ω-15Ω=25Ω              (1分)

根据图乙可以得到F=4N               (1分) 

P===10pa                                        (1分)

根据图表数据可知风力为3级              (1分)

(3)风速达到一定值后,电流表示数不再变大,无法显示风速大小(或“当风速太小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不明显,风速仪精确度不够”或“最大只能测量5级风”) (1分)

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10分)

材料一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现实环境没能给她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哈姆雷特》塑造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及其人物形象表达的共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