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徽省就业基本情况统计表(单位:万人)
项目 年度19952000200520102011
按行业分第一产业19452019178315841599
第二产业574.6584.8783.910171039
第三产业687847110214501484
按性质分国有单位363.7307.8199.2206219
城镇集体单位123.189.128.217.918.3
其他单位1673.190.1149.1174.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9.931.627.828.536.9
城镇登记失业率(%)3.13.34.43.73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网站)

材料一  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努力推动更高质量就业。

(1)试分析表中信息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的,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安徽省政府如何“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提几点建议。(16分)

材料二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 * * 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节选自《十八大报告》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实现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分)

答案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如表中不同产业就业人数的差别等;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体现在不同年份就业人数的变化上;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如公有制单位和其它单位就业人数变化的不同等。(每点2分,共8分)

就业:一方面,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范,改善就业结构;还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6分);另一方面,更高质量的就业也体现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上。(2分)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人伞兵道德自觉和道路自信。②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可以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们的道路自觉和理论自信。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从而实现人们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每点4分,共12分)

题目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表现这些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带着这些具体知识点去分析图表,从对图表的分析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并结合知识点将答案完善。本题第二小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安徽省政府如何“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提几点建议。本小问未限定答题的具体范围,学生可从材料及书本知识中找到部分知识点去解答本问题。比如: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劳动者技能的培训、加强对劳动者就业观的正确引导、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利的保护等方面。

(2)本题虽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但学生可从设问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设问强调的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可以从核心价值的地位问题、文化多元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的问题、荣辱观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并结合材料完成作答。

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