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

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公平公正原则

D.广泛参与原则

E.完整性原则

答案

参考答案:A,B,D,E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化经典阅读 (6分) (福州一中高三质量检查)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注] ①蓰:五倍。 ②蒸民:众民。 ③彝:常。
小题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