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顺序经过三个车间进行生产。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B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半成品仓库;第三车间从半成品仓库领出B半成品继续加工,完工后即为甲产品,全部交产成品仓库。
该厂以生产的甲产品及其所经过生产步骤的半成品(A、B两种半成品)为成本核算对象。生产成本明细账按成本核算对象开设,即分为甲产品(第三车间)、B半成品(第二车间)和A半成品(第一车间)三个,并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设专栏组织核算。该厂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下设明细账核算B半成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没有经过半成品仓库收发的A半成品,不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该厂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仓库发出的B半成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实际成本。
该厂各生产步骤(车间)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
甲产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车间、第三车间领用的半成品,也在各生产步骤生产开始时投入。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率分别为30%、50%和60%。
该厂6月份生产的有关记录如下。
(1)有关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生产数量记录 产品:甲产品 单位:件 | |||
一车间 | 二车间 | 三车间 | |
月初在产品 | 70 | 90 | 30 |
本月投入或上步转入 | 180 | 150 | 200 |
本月完工转入下步或入库 | 150 | 200 | 180 |
月末在产品 | 100 | 40 | 50 |
(2)有关费用资料见下表所示。
生产费用记录 产品:甲产品 单位:元 | ||||||
项目 | 直接材料 | 半成品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一车间 | 3500 | 1400 | 600 | 5500 | |
二车间 | 6600 | 1800 | 1600 | 10000 | ||
三车间 | 7100 | 1200 | 500 | 8800 | ||
本月生产费用 | 一车间 | 9000 | 4000 | 3000 | 16000 | |
二车间 | 7000 | 5000 | 12000 | |||
三车间 | 3000 | 1600 | 4600 |
(3)6月初,半成品库结存B半成品30件,实际总成本为4800元。
要求:
完成第二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第二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 | ||||
项目 | 半成品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
本月生产费用 | ||||
合计 | ||||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件) | - |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 - | |||
约当总产量(件) | - | |||
单位完工产品成本(元/件) | ||||
完工产品总成本(元) | ||||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 | ||||
参考答案:
计算第二车间B半成品成本。
将生产费用在B半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单位B半成品负担的A半成品成本==90(元/件)
完工B半成品负担的A半成品成本=200×90=18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A半成品成本=40×90=3600(元)
单位B半成品直接人工成本==40(元/件)
完工B半成品直接人工成本=200×40=8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0×50%×40=800(元)
单位B半成品制造费用==30(元/件)
完工B半成品制造费用=200×30=60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40×50%×30=600(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登记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
第二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
第二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 | ||||
项目 | 半成品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6600 | 1800 | 1600 | 10000 |
本月生产费用 | 15000 | 7000 | 5000 | 27000 |
合计 | 21600 | 8800 | 6600 | 37000 |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件) | 200 | 200 | 200 |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 40 | 20 | 20 | |
约当总产量(件) | 240 | 220 | 220 | |
单位完工产品成本(元/件) | 90 | 40 | 30 | 160 |
完工产品总成本(元) | 18000 | 8000 | 6000 | 32000 |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 | 3600 | 800 | 600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