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杨善洲,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杨善洲为了党和人民、为了国家利益,舍小家顾大家,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作为一名 * * 党员、一位国家干部,杨善洲坚守 * * 党人的精神家园。胡 * * * * 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摘自新华网,2011年3月20日
材料2
2011年7月2日,杭州有一位2岁女童妞妞从自家居住的10楼突然坠落,千钧一发之际,还处在哺乳期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上去,伸出手接妞妞,两人一起倒在地上。孩子得救了,吴菊萍的手臂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吴菊萍的英勇事迹经网络传播后,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这位英雄母亲为“最美妈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闸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及其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
(2)说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材料2反映了何种社会公德
答案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一核心的确立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第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材料2反映了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