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材料一】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1)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4分)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
(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4分)
(1)欧洲食糖产量少,比较珍贵(物质生产的匮乏);人们处在基督教神学统治之下、禁欲主义盛行(基督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宗教的禁锢)(4分,每点2分。如果答“社会保守等类似而模糊的答案给1分。)
(2)政治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答民主制、代议制的确立;具体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也可给1分,答齐三点可给2分)(2分);
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2分,每点1分。)
思想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分,每点1分。答思想解放运动得1分)
(3)观点一: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习俗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1分)
理由:它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平等观念的发展。等等。(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即给3分)
观点二: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习俗。(1分)。
理由:蒸汽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习俗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其他言之成理可给分,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即给3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习俗的变迁。第(1)问中根据十五十六世纪的社会背景分析,抓住“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等句子考虑,可以从当时的欧洲政治、思想等方面回答。第(2)问中根据题干“英国工人”这一信息分析,材料所述的是在工业革命前后出现的变化,因此举例这一时期前后出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重大历史事件。第(3)问中考查对观点的评价。此文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要紧扣题目要求,答之有理论之有据。赞成这一观点的,可以从经济意义方面回答,反对的可以从蒸汽机对生产力的贡献方面回答。
点评:近代西方社会习俗的变化折射了社会的进步。在新航路开辟之前,由于欧洲社会产糖量很少,食糖被认为是奢侈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人的对外扩张和殖民,食糖的产量急剧的增加,工业革命后,食糖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从根本上讲是社会生产的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