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某地下结构物工程采用明挖基坑施工,方案为围护开挖。承包单位对项目安全控制高度重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了项目安全目标。拟定出的明挖基坑施工安全措施技术要求是:(1)根据土的分类、物理力学性质确定维护方法。(2)根据工程条件和目标要求,确定开挖工艺、辅助方法、施工环保措施以及节能降耗措施。(3)在基坑顶边弃土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2m,堆上高度不得超过1.5m。(4)做好降水与排水方案,地层土体加固,确保基坑开挖期间的稳定。(5)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不支撑墓坑时,每次挖方修坡深度不得超过1m。

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项目安全控制的二个重点是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控制。

实验题

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0 mol·L-1、0.0010 mol·L-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 g、0 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 K、323 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0 mol·L-1)的用量均为2 mL。

⑴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

编号

T/K催化剂的用量 / g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实验目的
2980.50.010a. 实验①和②探究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实验①和  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⑵ 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编号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 / min
第1次第2次第3次
14.013.011.0
6.07.07.0
① 实验②中用KMnO4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② 该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得出“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他认为不用经过计算,直接根据表中褪色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直接通过观察褪色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法: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