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1岁,身高165cm,体重81kg,高血压,病史6年,长期服用尼群地平10mg 3/日及心得安10 mg 3/日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45-160/80-90 mmHg。18年前曾有反复哮喘发作史。烟龄20年,已戒烟18年。半个月来受凉后咳嗽咳痰迁延不愈,咳痰初为黄脓色,后转为白色泡沫痰。近5天来每晚11时左右出现胸闷气喘,在阳台呼吸新鲜空气并自行喷雾吸入一喷沙丁胺醇(舒喘灵),过30分钟后症状缓解,可重新入睡,但每晚气喘发作,连日来逐渐加重,遂住院进一步诊治。
针对鉴别诊断,首诊医师应急下应重点完善哪些资料()
A.胸部CT
B.床边胸片
C.心血管及肺部相关体征检查
D.心脏超声
E.详细追问心血管病、呼吸病史及用药史
F.哮喘过敏源检测
G.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等生化指标测定
H.心肌酶谱测定
I.痰培养+药敏试验
J.心电图
参考答案:A, B, C, E
解析:
本题目的测试进行进一步鉴别诊断的思路及应急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审题时应抓住“针对”及“应急、重点”几个字,也就是说针对前面对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具体考虑,有的放矢地坚持简便有价值,有助诊断又不加重病情的基本原则。资料收集过程中,首先务必克服依赖高精尖仪器检查的倾向,必须重视问诊及体格检查。心源性疾病与肺源性疾病是呼吸困难的主要病因。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肌是否缺血及心电异常;胸片可显示心脏大致形态结构与肺部变化,两种检查简单易行,均有助鉴别诊断,故为正确答案。痰培养+药敏试验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理应及早进行,但这两种检查并非针对鉴别诊断,不符合题意,是错误答案。心肌酶学变化是心肌梗塞诊断主要依据之一,患者虽无心绞痛表现,且呼吸困难症状已5天,即使是心肌梗塞所致,酶学检查也不是最好的时机,因此不是应急重点检查的项目。但进行测定也没有错,归为无效答案。胸部CT,心脏超声及支气管哮喘过敏源检查虽然有助于心源性哮喘及肺源性哮喘鉴别,但由于检查较为复杂费时,有可能促发病情恶化,故除非检查指征明确,否则这些检查应安排在其它检查之后酌情进行,不是应急项目,故为错误答案。 提示:体格检查血压165/95 mmHg,双肺布满哮鸣音,双肺底闻及湿啰音,且右肺湿啰音较左肺多。心率118次/分钟,心律规则,第一心音低钝,闻及增强第三心音,三音律有如马啼声。肺动脉第二音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