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5分)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材料一:历史昭示我们,不理性、不科学的文化立场和观念,对社会发展极具阻碍力。

其一是“文化自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四夷率土归王命”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致使我们长期自满自大、固步自封、排他拒外,严重阻碍了历史转轨的可能性。

其二是“文化自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质疑和争论空前白热化,对待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否定与抛弃,表现出极大的思想自卑。一些社会精英高举“反传统”大旗,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1)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有关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予以评析。(12分)

材料二:2013年,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化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保山东的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山东省经济硬实力的增强,使文化的繁荣发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立足山东人、山东历史和山东文化,深入挖掘齐鲁文化思想内涵,继承齐鲁文化基因,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民众响应。2013年,山东省在波兰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扩大了山东文化的影响力。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13分)

答案

(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分)“文化自满”和“文化自卑”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上都犯了“一点论”的错误,是片面的。(1分)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应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分)“文化自满”和“文化自卑”都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1分)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分)“文化自满”和“文化自卑”都没有看到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影响、借鉴、交融,共同发展,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1分)

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2分)“文化自满”和“文化自卑”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1分)

(2)①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分)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山东的文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1分)

②增强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2分)立足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建设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民众响应。(1分)

③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山东经济硬实力的增强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分)

④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提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山东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1分)

题目分析:(1)解答本题时注意,要求回答的是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两种观点指的是“文化自满”和“文化自卑”。“文化自满”和“文化自卑”的共性错误是用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看问题,因此运用的哲学理论有矛盾观、发展观、联系观和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分析。

(2)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增强文化自信的措施。在答题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提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可以从经济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分析,分别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