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降临到江苏省无锡市,市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

材料二:

1990—2001年太湖劣于Ⅲ类水质变化图和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2001年太湖水质的变化趋势是 ,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人为因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锡市缺水属于______________(资源型或水质型)缺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从2002年起实施了

    “引江济太”的调水工程,从图中可知,该工程位于太湖的________岸,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改善太湖流域水质状况起到哪些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体质量总体不断下降(水污染状况不断加剧);该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生活污水排入;工农业

    发展迅速,大量废弃物排入湖泊

(2)水质型;东;东岸(东南岸)水质优于西岸、西南岸

(3)加快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缩短太湖换水周期等(答对两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