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患者,女,43岁。主诉两耳闭气、耳鸣、耳聋7年,加重半年。患者7年来,经常因感冒而发耳胀,平素双耳闭气,堵塞,耳鸣,听力减退;近半年耳症加重,头昏头重,神疲乏力,鼻略塞,口不渴,食欲差,大便溏。检查:精神疲惫状,面色萎黄,营养状况稍差,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双耳鼓膜内陷明显,有灰白色沉积斑块,音叉检查:林纳试验:双耳 (—),施瓦巴赫试验:双耳(+);双鼻下甲轻度肥大,各鼻道未见分泌物潴留;咽、喉黏膜淡红。要求写出:中西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及外治法。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中医诊断:双耳闭。 西医诊断: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双)。 证型: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证候分析:耳胀失治或反复发作,以致邪毒滞留耳窍,气滞血瘀,故耳内堵塞胀闷感明显.日久不愈,甚则如物阻隔,听力减退,逐渐加重;脾气亏虚,不能上荣耳窍,以致耳膜内陷,失去正常光泽,并见灰白色沉积斑块;因耳膜失其正常功能,故声音传导受到障碍,听力减退,日渐加重;头昏头重、神疲乏力、鼻略塞、口不渴、食欲差、大便烂、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均为脾气亏虚,不能上荣,邪毒滞留之象。治法:健脾益气配以通窍。方药:补中益气汤合通气散加味:黄芪、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香附、川芎、石菖蒲。外治法:针刺听宫、翳风、足三里等穴,或采用咽鼓管导管吹张法及自行咽鼓管吹张法,亦可行耳膜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