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 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位次 时间 | 1 | 2 | 3 | 4 |
1860年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1870年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1890年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1900年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4分)
(1)变化趋势: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并大大低于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
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圈地运动的影响。(5分)
(2)变化趋势: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由英国世界领先逐步变为美国世界领先。
主要原因: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6分)
(3)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环境破坏、工 * * 益受损等社会问题。(4分)
题目分析:
(1)前面一问根据材料的数据进行分析,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并大大低于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后面一问根据工业革命的背景进行分析。
(2)前面一问根据材料的数据明显可看出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逐渐居世界首位,后面一问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进行分析。
(3)注意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既看到两次工业革命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材料四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涉及的是主干知识“世界现代化(近代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问题是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一环,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其主要命题方式是依据新课程要求,选取适当图文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启迪考生思维。主要涉及材料解读、信息处理、分析理解、评价应用等能力,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影响等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