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由A、B、C三个分项工程组成,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中标人,合同工期5个月。各月计划完成工程量及综合单价见表5-1。承包合同规定: 1.开工前发包方向承包方支付分部分项工程费的15%作为材料预付款。预付款从工程开工后的第2个月开始分3个月均摊抵扣。 2.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发包方每月支付承包方应得工程款的90%。 3.措施项目工程款在开工前和开工后第1个月末分两次平均支付。 4.分项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计划完成工程量的10%时,该分项工程超出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5。 5.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2%计取,其他项目费20.86万元,规费综合费率3.5%(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之和为基数),税金率3.35%。

问题: 1.工程合同价为多少万元 2.列式计算材料预付款、开工前承包商应得措施项目工程款。 3.根据表5-2计算第1、2月造价工程师应确认的工程进度款各为多少万元

4.简述承发包双方对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分摊原则。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分部分项工程费=[(500+600)×180+(750+800)×480+(950+1100+1000)×375]元=2085750.00元
措施项目费=2085750.00元×2%=41715.00元
其他项目费=208600.00元
规费=(2085750.00+41715.00+208600.00)元×3.5%=81762.28元
税金=(2085750.00+41715.00+208600.00+81762.28)元×3.35%=80997.21元
工程合同价=(2085750.00+41715.00+208600.00+81762.28+80997.21)元
=2498824.49元
=249.88万元
2.材料预付款=2085750.00元×15%=312862.50元=31.29万元
开工前承包商应得措施项目款=41715.00元×(1+3.5%)×(1+3.35%)×50%×90%
=20079.62元=2.01万元
3.第1个月应支付的分项工程价款=630m3×18元/m3×(1+3.5%)×(1+3.35%)×90%
=109170.78元
=10.92万元
措施项目费第二次支付额=41715.00元×(1+3.5%)×(1+3.35%)×50%×90%
=20079.62元=2.01万元
第1个月应确认的工程进度款=(10×92+2.01)万元=12.93万元
第2个月A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为1230m3,比清单工程量增加了130m3,增加的工程量超过清单工程量的10%,超出部分其单价应按0.95的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超过清单工程量10%的工程量=1230m3-1100m3×(1+10%)=20m3
第2个月不调整单价的A分项工程的工程量=(600-20)m3=580m3
第2个月A分项工程价款=(580m3×180元/m3+20m3×180元/m3×0.95)×(1+3.5%)×(1+3.35%)=115332.09元=11.53万元
第2个月B分项工程价款=750m3×480元/m3×(1+3.5%)×(1+3.35%)
=385082.10元=38.51万元
第2个月应扣预付款=31.29万元÷3=10.43万元
第2个月应确认的工程进度款=[(11.53+38.51)×90%-10.43]万元=34.61万元
4.承发包双方对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宜采用如下分摊原则:
(1) 对于主要由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价格风险,如工程造价中的建筑材料、燃料等价格风险,承发包双方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或在合同中对此类风险的范围和幅度予以明确约定,进行合理分摊。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建议可一般采取的方式是承包人承担5%以内的材料价格风险,10%以内的施工机械使用费风险。
(2) 对于法律、法规、规章或有关政策出台导致工程税金、规费、人工发生变化,并由省级、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根据上述变化发布的政策性调整,承包人不应承担此类风险,应按照有关调整规定执行。
(3) 对于承包人根据自身技术水平、管理、经营状况能够自主控制的风险,如承包人的管理费、利润的风险,承包人应结合市场情况,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合理确定、自主报价,该部分风险由承包人全部承担。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