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选文三次写到“我”流泪,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其发生的情境。

  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也很“不容易”,同样的“不容易”,作者为什么要略写这一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写出了父亲连平地走路都走不稳,暗示父亲后来上下月台多么艰难。

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朴实的话语,尽显父亲惦念儿子路途平安,表现了父亲强烈的爱子之心。

C.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可见父亲为好不容易送走儿子而高兴。

D.背影是进入了“老境”的“颓唐”的父亲的“背影”,它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

答案

1.父亲在车站与“我”分别时;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给“我”来信时(“我”看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给“我”的来信时)

2.运用了“混入”“找不着”等动词,表现了作者的目光一直追寻着父亲的背影,直到看不见,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依依不舍的感情。(意近即可)

3.①从全文看,课文的标题(线索)是“背影”,文章的重点是写父亲的背影,父亲的慈爱、老态龙钟、步履艰难都集中在这个点上,父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是正面看到的形象,不是背影,所以要略写;

     ②从详略安排的角度看,前面详写了父亲过铁道时的背影,这里也应该略写。(意近即可)

4.肖像(外貌)

     ①黑色、青色这些暗淡的色彩表现出了父亲惨淡愁苦的心情,与全文气氛一致;

     ②和“我”穿的皮大衣作对比,表现父亲对“我”的爱;

     ③肥胖的父亲穿着棉袍,穿越铁路更加困难,折射出浓浓的父爱。(答出任意一点,意近即可)

5.C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