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鼷鼠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里、B淋巴细胞在骨髓里成熟、分化。B淋巴细胞遇到抗原就分裂、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下面是为了开发痢疾疫苗而把灭活的痢疾杆菌接种在鼷鼠的身上,并调查了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及T淋巴细胞对它起的作用(见下图)。对上述有关资料的解释或推论正确的是()

①乙实验中产生了很多抗体是由于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记忆细胞

②丙、丁实验中,若没有胸腺则B淋巴细胞绝不会合成抗体

③戊结果表示,抗体合成的最佳状况需要T淋巴细胞的帮助

④被痢疾杆菌感染后,预防痢疾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关知识。丙、丁实验中,没有胸腺,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的量很少,所以说抗体合成的最佳状况需要T淋巴细胞的帮助。预防痢疾的有效措施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饮不洁之水,消灭苍蝇、蚊子等传播媒介。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蜗牛的眼睛

  书上说蜗牛是有眼睛的,它不只是靠触角来识别方向还靠眼睛。但蜗牛的眼睛在哪儿?我怎么看不见它呢?
  于是我提了几只蜗牛,放进玻璃缸里,扔下几片白菜叶,想看清楚蜗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儿。
  第一个探索目标是蜗牛的上身,我想蜗牛的眼睛应该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嘴巴周围吧,我躲在柜子边偷偷观察玻璃缸中“熟睡”的蜗牛。不久,一只大一些的蜗牛从“门口”探出头来,头上的两只触角也伸了出来。只见它慢吞吞地爬到菜叶上,又慢吞吞地找到嫩叶,然后才慢吞吞地吃起来。它吃得津津有味,我悄悄地直起身,用放大镜对着它看,朝嘴巴那儿看。也许是它嘴巴太小了,几乎看不出在咀嚼。但放大镜中的蜗牛嘴巴周围,除了细小的条纹外,没什么像眼睛的。
  第一个探索目标——失败!
  我的第二个探索目标是蜗牛的触角,因为它吃叶子的时候,都要先用触角碰一碰。
  又有一只蜗牛“醒”了,我正好验证一下,是不是每只蜗牛吃食物都用触角碰一碰。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只蜗牛爬到菜叶上后,也伸长触角碰了碰,我使用放大镜对着它的触角看。只见触角的顶端有两颗圆圆的眼睛——跟其他动物一样,眼白中间有一个黑圆点。我又反复地对其他蜗牛作了观察,结果都一样。
  第二个探索目标——成功!
  真高兴,我发现了蜗牛的眼睛,在触角的顶端。
1.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对与错。
(1)蜗牛的跟睛长在嘴巴周围。(  )
(2)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  )
(3)我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的。(  )
(4)我只观察了“醒”了的那只蜗牛,就确定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  )
2.读句子,体会加粗词语的意思。
(1)不久,一只大一些的蜗牛从“门口”探出头来,头上的两只触角也伸了出来。
“门口”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只见它慢吞吞地爬到菜叶上,又慢吞吞地找到嫩叶,然后才慢吞吞地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表。
探索过程观察对象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结果
(成功或失败)
得出结论
第一个探索目标
第二个探索目标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