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影响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爆发所需要具备的条件?用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具备这些条件从而促成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15分)
(1)条件:市场、资金、劳动力。(各1分)
市场: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提供了国内外市场。(各1分)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1分)
资金:圈地运动、贩卖黑奴(或海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各1分)
(2)本小题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2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3-6分)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7—10分)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11-13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14—15分)
注:
1.引用材料,可以是部分引用,也可以是归纳概括式的引用。
2.浮动的分值,除以上参考标准外,还可以视“组织”情况而进行赋分。(组织包括语言是否通顺流畅,逻辑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等要素)。
视角:
积极因素: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世界市场得到发展;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消极因素: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拓展提升:科学技术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题目分析:(1)结合材料一中的关键词“不断扩展的市场……流动资本……行会较早瓦解……农田的圈占……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说明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各种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条件与工业革命爆发之间的关系找出即可。(2)本问题涉及小论文的写作问题,其核心论点是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叙述即可。
点评:材料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原因,对此必须牢固把握如下内容:①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②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⑤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