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请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二和三中,可以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完成于哪一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故都”指哪一个朝代的都城?今指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手工业、商业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宋代“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逐渐南移;两宋时期(南宋)。
(2)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南北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等。
(3)北宋;河南开封。
(4)手工业:宋朝两浙的丝织品居全国首位;或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宋朝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瓷都;(至少一例)商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北宋的纸币是交子,南宋是会子。
(5)要保持一个安定和平社会环境;提供充足劳动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或科学技术;重视人才、重视教育;根据实际制定恰当政策;要改革开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