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二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4分)
材料三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3)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7分)
(4)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2分)
(1)原因: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等。(3分)
(2)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等。(4分)
(3)趋势: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升。(4分)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3分)
(4)启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相应法律法
规,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2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题目分析:(1)从材料“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进行分析概括。(2)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政府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同时也可以看出,工人阶级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都加入了治理环境污染的工作中来,“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3)从图示可以看出,初期阶段环境污染很严重,但是在中期阶段以后,环境得到改善。从这一发展变化可以看出,一方面使使用的蒸汽机等动力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人们的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的问题。(4)根据英国的治理污染的努力和近代以来环境问题在西方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