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

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19、20世纪时期欧洲乡村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背景。(2分)

2、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下图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

读上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

3、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口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6分)

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

2.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4分)

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6分)

题目分析:1.材料反映了19、20世纪欧洲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依据所学,其历史背景是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大推动了欧洲城市化进程。

2.根据图表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得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根据图中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城市化起点与速度可以看出三大地带的差异明显。

3.本题三则材料主要讲述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故对城市化进程的评价,结合材料中展示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关系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阅读理解与欣赏

无论外行还是内行,有一个感觉是共同的:同样是蕴集高新技术的家电,同样是花红柳绿的城市景观,即使不看国家名,你也会一眼认定:这是日本的。如此强烈的标识感,缘于日本的现代设计已卓然自成一家:在师从西方现代设计的背景图上,点睛之笔是日本的传统文化。

同样是简约,日本的简约与西方的简约相比,另有一种空寂的韵味:在室内设计中,往往只摆了一件陶器,或是花瓶里只插了一束花,或是只挂了一幅画。这正是日本设计师苦心追求的“禅心”。没有多余的设计,使居者自然而然地超然物外。这对于生活工作环境紧张的日本人而言,无疑是心灵的田园。

日本的现代建筑风格同样来自西方,但设计师在酒店、办公楼等现代商业建筑的庭园设计中,引入传统的庭院设计“枯山水”风格,寥寥几块石头,几茎竹子,线条简练,暗合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意境却丰富:沙池中的一块石头,可幻想出“一叶孤舟”、“蓬莱仙岛”、“中流砥柱”等不同的寓意。日本传统文化的印记,同样在工业设计方面彰显,如清酒包装画就是浮世绘形象。

专家评论,东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来源于欧美,但真正学到西方设计精髓的,首推日本。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日本师从西方现代设计,又没有全盘欧化,而是把西方设计中合理的、进步的理念及设计思维与日本文化、东方哲学融合起来,把“茶道”等“道”的含义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创造出设计的“道具说”,使日本无论在工业产品设计,还是城市景观设计、室内家居设计等,都浸润着日本的传统文化。

日本走上设计大国的起点境遇与我们今天的状况太相似了。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涌向欧美市场,这些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很多是欧美产品的仿制品或仿冒品,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围追堵截”。日本人甚至被外国设计界骂作“小偷”。一片骂声中,日本政府“背水一战”,通产省规定:对出口产品进行审批,凡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口。此举,逼得日本企业走自己设计、自主创新的正道。日本沿着这条路走了半世纪,终于成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设计大国。

一个国家的设计没有特色就没有灵魂,就不可能跻身世界设计大国。如今的我国,同样面临着靠创意设计提升经济的迫切需要,同样面临着如何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中国设计特色的难题。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日本设计出人头地的经验之谈,也是我国创意设计本土化的探索精要所在。                                                                     节选自《信息参考》

小题1:下列有关“日本现代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现代设计具有强烈的标识感,能够使人一眼认定。

B.日本现代设计处处彰显日本传统文化的印记。

C.日本现代设计在师从西方现代设计的同时成功地注入了本土文化内涵。

D.日本现代设计体现了西方设计中合理的、进步的理念及设计思维。小题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日本的现代设计往往以西方设计作为背景,在关键之处用日本的传统文化点缀。

B.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多余的设计,使居者超然物外,觅得一块心灵的田园,这正是日本设计师追求的“禅心”。

C.日本现代设计能融合日本文化和东方哲学,比如在设计中巧妙利用“茶道”的道具,把“道”的含义融入到设计之中。

D.中国的设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难题就在于如何选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小题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庭院设计“枯山水”风格,有时能用寥寥几块石头、几茎竹子来表现丰富的意境,体现了中国艺术表现里虚实相生的审美趣味。

B.日本能成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国,正是靠创意设计来提升经济的品位,使日本企业走上了自主创新的正道。

C.日本现代设计的成功,在于它处处浸润着日本的传统文化,这又一次证明了鲁迅先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名言。

D.将本土文化内涵和西方设计中先进的理念及设计思维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日本跻身设计大国的成功之道,也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