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如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食物的消化过程主要是在[______]______中进行的.(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2)鸡蛋所含有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在[______]______中开始被消化的(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3)取一块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能够尝出一些甜味来.为了弄清甜味的由来,李婷同学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探究活动.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保温(37℃)是否搅拌 加碘液后的现象
1适量馒头碎屑、唾液2mL5分钟不变蓝
2与试管1等量馒头碎屑、清水2mL5分钟变蓝
3与试管1等量馒头小块、唾液2mL5分钟变蓝
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

(1)D段表示小肠,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其中肠液是由肠腺分泌的,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里面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的主要部位.

(2)口腔能够将部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咽和食道对食物没有消化作用,胃中含有胃液,胃液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在小肠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鸡蛋所含有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C胃.

(3)对照实验指的是除了探究的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1号试管和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3号为对照组.

    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和1号试管可形成对照实验.2号为对照组.1号试管中,馒头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比较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1号试管3号试管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故答案为:(1)D小肠;

(2)C胃;

(3)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