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三五九旅组成的南下支队在南下的途中于湖南湘潭射埠张贴的一张布告。这张布告的内容以通俗、明快的诗句,反映和宣传了当时中 * * 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
“去年湖南沦陷,日军肆虐横行,皆因抵抗不力,政府抛弃人民。本军奉命援湘,消灭万恶敌人,实行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好人。……独裁贻误国事,专制违反民心。……实行三民主义,恢复中山精神。……中国有 * * 党,华北有八路军。遍布大江南北,则有新四大军。……”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皆因抵抗不力,政府抛弃人民”指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实行的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的“实行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好人”指抗日战争中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行三民主义,恢复中山精神”中的“三民主义”在历史上是谁最先提出的?其具体内容是什么?“三民主义”在历史上有什么发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材料中的“皆因抵抗不力,政府抛弃人民”指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政策。
(2)材料中的“实行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好人”指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是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最先提出的。其具体内容为: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