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5分)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前的传统城市与王权、宗教和安全密不可分……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而现代城市则建立在以交换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之上。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二

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

年份万人以上城市比例(占总人口)万人以上城市

数量(个)

平均城市规模(千人)欧洲总人口

(百万人)

15005.61542261.6
16508.31973174.6
180010.036434122.7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材料三

从建国以来几十年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1949年至1961年的城市恢复、发展阶段。恢复新设了大批城市,而且促进了更多各类城市的发展。

1961年至1965年的城市调整、压缩阶段。调整了各地城市的发展计划和规模,压缩了设市的建制和数量。    

1966年至1978年的城市停滞、徘徊阶段。    

1979年至今的城市复兴、迅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摘编自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点。(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6分)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古代城市为什么不能实现转型?(4分)

(3)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我国城市发展呈现出以上四个阶段特点的背景或原因。(8分)

答案

(1)主要特点:

① 职能: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职能为辅。(3分)

② 结构:“城”大“市”小,市从属于“城”。(2分)

③ 运行机制:城市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运行。(2分)

(2)欧洲原因:①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② 工业革命的开展。③殖民扩张的推动。④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

中国原因:① 封建制度的阻碍。②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③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3)背景或原因:

第一阶段(1949-1961年):①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②一五计划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③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2分,任答一点即可。答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给1分)

第二阶段(1961-1965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经济调整的政策。(2分)

第三阶段(1966-1978年):“ * * ”动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分)

第四阶段(1979年后):① 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③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中的很多内容能够反映问题的内容。从材料“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等内容进行分析。(2)材料说的是16世纪到19世纪西欧城市化加快的重要原因。这一时期的一系列的重要的事件推动了西欧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有殖民扩张、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等。反观中国,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的阻碍作用进行分析。(3)此题比较难,考查的跨度比较大。学生可以从建国后的一五计划期间、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 * * 期间和改革开放后等几个阶段进行分析。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