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39.(60分)2009年l2月7日,l92个国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围绕着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援助等问题,经过10天的艰难谈判,多国政府最终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唤起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     

注,先有马尔代夫召开水下内阁会议,后是尼泊尔政府将会场搬上喜马拉雅山。欧洲国家5

日也拿出自己的独特方式。启动零排放“气候快车”,搭载会议代表、联合国官员、环保人士

和记者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发,途中停靠德国科隆和汉堡,前往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如图7所示。

(1)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马尔代夫(印度洋群岛国家)在水下召开内阁会议、

尼泊尔(内陆山国)在喜马拉雅山召开政府会议、欧洲国家启动零排放‘气候快车”’。从地

理角度看,这些行为表达的意思是什么?(10分)

(2)“气候快车”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欧洲国家采用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10分)

答案

(1)(10分)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4分);加剧高山冰川融化(2分)。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2分),要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人们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分)。

(2)(10分)铁路运输(2分) 铁路运输较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能耗少(2分);较水路运输连续性好(2分),受自然条件影响小(2分);其主要动力是属于清洁能源的电力(2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