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图15是山东济南、宁夏中卫两监测站观测黄河水质(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状况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对比黄河济南、中卫两地水质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水质问题的主要措施。(9分)

答案

(1)济南段的水质较差 (2分)与中卫相比,济南位于黄河下游,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污量大(2分);位于黄河下游,流速慢,自净能力差。(2分)

(2)严格控制污水的排放量;建污水处理场,实现达标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增加工业水的循环利用;加强水资源区域的综合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的法规;(答对3点得9分)

(1)一般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河流的下游水质较差。原因从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小,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方面分析。

(2)措施从产业结构调整,污染物处理排放,加强法制法规建设等。

综合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城市中,占主要成分和具有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是统治集团和贵族豪绅阶层。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是其权威和尊严得以反映的场所。一座城市的大小和规模,以及这座城市所具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完全是由这个城市的主人决定的。在这样的城市里,一方面统治阶级追求的深宫内院中极端奢侈、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方面平民的生活处于极端贫困之中……唐宋以来,因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接踵而来的是城市功能逐渐多元化的兴起;城市生活逐渐体现了城市居民的大多数——平民阶层的生活情趣;由贵族化趋向平民化,闲选、安适和享乐,这是“城里人”追求的目标。……尽管日用消费品的比例在增加,但商业经营仍以给统治阶级的奢侈性消费服务为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英国的“圈地运动”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市扩张需求,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先后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1868年和1875年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拆除贫民窟,建设廉租房。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的雇用保障,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陷入困境。

——高云才《城市化不能大跃进》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同之处。(6分)据此,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4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