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 * * 胡 * * 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并宣布中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节能减排的措施。

材料二 世界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分)

(2)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达成共识,为什么海岛国家代表很沮丧?     (2分)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    (4分)

(4)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2分)

答案

(1)燃烧煤炭、石油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砍伐,使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2分)

(2)全球变暖导致海面上升,岛屿国家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2分)

(3)①有利于节约资源;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4分)

(4)重大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到全球的后果。(2分)

改错题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1分)他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

材料三: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1分)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2分)

材料四:“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4)材料四中提到的是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1分)除此以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五: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5)材料五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1分)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1分)

材料六: 三国鼎立形势图:

(6)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请根据材料六《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3分)

A              ;B              ;C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