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华北地区M城市 2003~2010年大气环境中的 SO2年均浓度值和 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分别从小到大按1至8顺序排序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0分)
(3)据表判断M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变化趋势并推测导致其变化的可能原因(3分)
(2分析M市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浓度最高时一般出现的季节及其原因(3分)
(3)试分析酸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危害。(4分)
(1)M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变化趋好(1分),原因:科学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排放量,加强绿化等(2分,至少写出四点)
(2)春季(1分)多大风,天气干燥,降水少浓度最高(2分)
(3)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1分)
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1分)
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 林木成片死亡(1分)
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1分)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
(1)数据基本呈由大变小的趋势,反映环境趋好。原因主要从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角度分析。
(2)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浓度一般与降水成反相关,即降水利于可吸入悬浮颗粒物的沉降,故判断春季较严重。
(3)酸雨的危害主要从其具有酸性和腐蚀性对农业、渔业、建筑和人类健康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