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0-1938年各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1750 | 1800 | 1830 | 1860 | 1880 | 1900 | 1913 | 1928 | 1938 | |
英国 | 1.9 | 4.3 | 9.5 | 19.9 | 22.9 | 18.5 | 13.6 | 9.9 | 10.7 |
美国 | 0.1 | 0.8 | 2.4 | 7.2 | 14.7 | 23.6 | 32.0 | 39.3 | 31.4 |
法国 | 4.0 | 4.2 | 5.2 | 7.9 | 7.8 | 6.8 | 6.1 | 6.0 | 4.4 |
俄国 | 5.0 | 5.6 | 5.6 | 7.0 | 7.6 | 8.8 | 8.2 | 5.3 | 9.0 |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在1860-1938年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00—1953年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哪些干扰?(4分)
(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结果怎样?(6分)
(4)“中国的的工业要想腾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长期的安定和巨额的投资。”1978年后,中国为了解决巨额的投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请概括对外开放采取的措施。(2分)
(1)变化:1860年至1928年所占份额不断上升; 1928年至1938年所占份额下降。(2分)
上升原因:①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经济发展迅速。②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赢家。(2分)
下降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②主要竞争对手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1点即可)
(2)干扰:①军阀混战。②日本入侵。③国共内战。
④高出生率(人口过快增长)。(4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
(3)措施: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② 实施五年计划;③大跃进。(2分)
结果:①1958年前有一定的效果,中国的工业较快发展。②存在弊端,特别是大跌进给经济带来了比较大的破坏。(4分)
(4)措施: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港口城市;③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
题目分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美国近代1860年——1938年工业化发展趋势及其原因的理解:可以从上升阶段:1860——1928年国内政治稳定、生产力发展、竞争对手等因素考虑;下降阶段:1928——1938年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经济危机;主要竞争对手苏联经济发展较快作答。第(2)问,1900——1953年中国发展受阻的因素可从:内因:军阀混战、国共内战;人口增长过快;外因:民族矛盾加剧。第(3)问,可以结合20世纪50年代经济建设可以从积极:一五计划目标及实施;消极:大跃进运动;结果也得从推动工业化和给经济带来的破坏两方面来谈。第(4)问,对外开放措施可以根据所学从1978年以后对外开放的步骤:78年经济特区;84年沿海港口城市;80年代末沿海经济开发区;90年代开放内地;21世纪加入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