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识“燕子都会飞”,有人反驳说:“不对。断了翅膀的燕子就不会飞。”你认为该反驳( )。
A.正确
B.错误
C.富有创意
D.反映了特殊情况,不能说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D
现代文阅读Ⅰ(6分)
艾在端午
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没奶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小题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 。(2分)
小题3:第④段首先采用了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艾用于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然后采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2分)
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艺术一样,还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象美。中国绘画也是写字,与各时代用笔相通,汉代以前的绘画已不可见,而书法则可上溯至商周。可见( )。
A.书法在中国古代与音乐、舞蹈没有什么区别
B.书法在中国的古代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C.在中国古代,会书法的人一定也能绘画
D.书法在中国古代比其他艺术形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