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连接仪器,并______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 |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 有二氧化碳产生 | |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 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沸腾不分.
解;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______.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内壁有无色液体,说明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
(4)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知道试管中的白色固体是什么,所以他的问题是: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即使含有氢氧化钠,也和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白色固体应该是碳酸钠.
故填:生成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试管内的白色固体少量于另一只试管中,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有无色气体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该气体为CO2,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根,是碳酸钠 |